<sub id="59zb5"><track id="59zb5"><noframes id="59zb5">

        <noframes id="59zb5">

          <p id="59zb5"><rp id="59zb5"></rp></p>
          <ol id="59zb5"><strike id="59zb5"><ins id="59zb5"></ins></strike></ol>

            請稍候...
            經營理念:更好的質量 更低的價格 更優的服務
            • 走進藝宇
            • 企業文化
            • 留言板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與印刷企業有沒有關系?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與印刷企業有沒有關系?

             

             10年實現碳達峰,40年實現碳中和,任務艱巨,時間緊迫。

              碳達峰、碳中和,當下是全社會關注的“熱詞”。

             

              01 中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

             

              20209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向國際社會作出鄭重承諾: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后,這一“3060目標”被納入“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年度重點任務之一。

              所謂碳達峰,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而碳中和,是指人為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通過能源革命、節能減排、植樹綠化等方式全部抵消掉,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10年實現碳達峰,40年實現碳中和,任務艱巨,時間緊迫。對標歐盟在上世紀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達到45億噸的峰值、美國在2007年達到59億噸左右的峰值,預測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將達到106億噸左右,是歐盟的2.4倍,美國的1.8;而按照歐盟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其由碳達峰到碳中和將歷經60年,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僅有30年。顯然,我國面臨比發達國家時間更緊、幅度更大的減排要求。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受碳排基數、用能方式、技術路線、產品性質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不同行業在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同。從碳排放比率來看,火電、鋼鐵、水泥、有色、石化、化工、煤化工等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80%左右,這些行業也成為低碳減排的重點行業。據悉,到目前為止,石油、化工、煤炭、鋼鐵、電力、汽車、環保、交通等行業已紛紛宣布碳達峰、碳中和計劃和路線圖,部分行業碳達峰行動已經開始。

              從各地區來看,一些地方碳減排的積極性也很高。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相關人員介紹,截至去年12月,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海南、重慶、云南、甘肅、新疆等9(區、市)提出了明確的碳排放達峰目標。國家已開展了三批共計87個低碳省市試點,共有82個試點省市研究提出達峰目標,其中提出在2020年和2025年前達峰的各有18個和42個。

             

              02 碳達峰、碳中和與印刷行業

             

              與VOCs治理不同,不少印刷人覺得印刷企業不是耗能大戶,遠離風暴中心,碳達峰、碳中和似乎與印刷企業關系不大。

              事實是否如此?我們先從一則新聞說起。

              今年325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一則通知,公布了2020年度北京市重點碳排放單位及一般報告單位名單。在重點碳排放單位名單中,北京中科印刷、北京利豐雅高、北京匯林印務、華聯印刷、北京新華、北京盛通、利樂包裝、北京聯賓塑膠等13家印刷包裝企業赫然在列。

              印刷人應該記憶猶新,在VOCs治理風暴中北京的執行節奏與行動力度。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北京依然爭當“領頭羊”。實際上,早在20166月在京召開的第二屆中美氣候領導峰會上,北京就做出了“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在2020年達到峰值”的表態。到2020年,北京的碳強度(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了全國各省級地區最低。

            北京作為全國首批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省市,從2013年開始啟動了碳市場工作。到2020年度,納入碳市場管理的重點碳排放單位有859家,凡是在北京市行政區域內的固定設施和移動設施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量合計5000()以上的企業、事業、國家機關及其他單位,均為重點碳排放單位;诖,上述13家印刷包裝企業進入名單,需報送年度排放報告、檢查報告并完成碳排放履約工作。而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2000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及其他單位,為報告單位,有北京雅昌等6家印刷包裝企業進入名單,需按要求提交上年度碳排放報告。

              從印刷企業的實際執行情況來看,被列入重點碳排放單位,會領到一定的碳配額。每年企業都要做碳核查工作,根據用電量、用油量、用氣量等數據,核查出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果與配額相比有缺口,就需要到綠色環境交易所購買配額。據悉,當前市場上的碳交易價格相對較低,暫時還不會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造成過大負擔。

              北京2013年啟動碳市場工作時,最初碳配額按照2009-20124年碳排放的平均值作為基值,要求各單位的碳排放在基值基礎上每年遞減2%。目前,碳配額基值已經進行了調整,是以2016-20183年的碳排放平均值作為基值,要求各單位的碳排放依據此基值每年遞減4%。

              由北京的率先示范,我們可以看出如下動向趨勢:

              其一,國家將采取市場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結合的方式推進減排工作,市場手段用于搭建交易平臺,行政手段用于制定規則規范。從地方性碳配額交易市場試點,到全國性碳配額交易市場建立,再到碳稅體系的推出,只是時間問題。由此看來,由試點到普及,經濟手段與行政手段的雙約束,將會不期而至,印刷企業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其二,碳排放權交易實質上是一種“效率優先”的激勵性政策工具,生產效率高的排放主體,可以通過有效的碳市場獲得更多排放配額和資源,進而提高整體的排放效率,達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的。換句話說,這意味著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行業又將面臨新一輪綠色洗牌。在這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中,如何優先勝出,需要印刷企業未雨綢繆。

              其三,從各地碳配額交易市場試點建設來看,如何確定碳配額分配,大多數試點地區采用了“歷史基線法”,按照排放主體的歷史排放規模來分配排放配額,同時以持續縮緊配額空間的方法,給排放主體加壓,促使其不斷提高排放效率。北京的試點就是如此,這個漸進過程,可以幫助排放主體有時間和條件適應新的市場競爭需要。據華聯印刷反映,試點過程中,企業一直積極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從初期需購買少量配額,到2020年碳排放沒有超出配額。

              但是,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愿景的公布和國家碳減排路徑的明確,碳約束不斷強化的結果是,碳排放權交易對減排效率的要求變得越來越迫切。在最新公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生態環境部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大氣污染物排放協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額總量確定與分配方案!庇袑<曳治,這實則意味著,在即將正式啟動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排放配額的分配將不再主要依據歷史排放規模來確定,大概率將側重增加對排放主體現有排放效率的考量權重。這意味著,相比試點地區試點企業,未來企業的適應期會比較短,減排的要求會更為緊迫。對此,印刷企業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03 印刷企業如何開展綠色低碳行動

             

              對印刷行業而言,開展綠色低碳行動,是尚待實踐和摸索的過程。碳減排措施可關注如下方面:

              一是節能增效。在生產過程中,節電節氣、提升能效,均可有效實現減碳排放。據華聯印刷介紹,近些年通過采用中央供墨、中央供水、中央供氣等措施,有效減少了單位產值能耗,碳排放量也做到了逐年降低。

              二是減少能源使用。除了生產過程,減少能源使用還有很多方面,亦可積少成多。在當納利虎門工廠,廠房中安裝LED燈管高效光源,日節電1.4萬千瓦時;使用蓄冰空調,谷值制冰、峰值吸熱,可有效調節溫度,節省電力;安裝空壓機余熱回收,可為員工宿舍提供生活熱水,日節電320千瓦時。

              三是使用清潔能源。煤改氣、煤改電、使用氫能、工廠安裝光伏,或通過電網采購可再生能源,均可有效減排。在印刷行業,已有企業嘗試在樓頂安裝太陽能電板、做光伏項目,用以補充工廠的電力消耗。在北京、珠三角等地,我們均現場參觀過這樣的案例。一些地方政府對這樣的光伏項目也有政策扶持,印刷企業可多了解,積極嘗試。

              如上措施,是企業向內的減碳關注點。從產業鏈供應鏈角度,如何與上下游企業共同探尋綠色化的生產路徑,是更寬視野、也深具意義的探索路徑,值得印刷企業思考與實踐。

              未來正來。如果說“十三五”及以前,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任務是污染防治,那么進入“十四五”及以后,污染防治與應對氣候變化將“雙軌制”協同推進。在如此發展大勢之下,印刷企業需要把握先機,早做準備,應時而動。

             

            桂林藝宇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地址:桂林市蘇橋經濟開發區福龍工業園 郵編:541001 電話:0773-8476818轉8000 傳真:0773-8476868
            © yiyupack.com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11000401號
            特黄 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