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安全文化想到“四不傷害”
從安全文化想到“四不傷害”
安全生產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人,關鍵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建立安全意識。因為再好的設備也需要人去操作、去使用,再好的制度需要人落實、去遵守,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需要人去創造。也就是人的安全意識的強弱,安全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安全生產的具體過程和結果。
因此說,人是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同時也是最不穩定的因素。
美國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經過大量的研究,認為各類事故存在“88102”規律,即100起事故有88起純屬人為,10起因為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綜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難以預防的。
美國調查7500起工傷事故,由于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事故占88%。日本統計8天以上的事故,有96%的事故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多是由于“三違”(違章指揮,違規操作,違反勞動記錄)行為所導致。
我國事故統計表明,80%以上事故是由于職工不安全行為所致。
從我們公司數年來發生的事故來看,90%以上的事故不是因為裝備不好、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而是職工安全意識不強、大量的違章操作所導致的。因此說,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就抓住了安全生產主要矛盾,抓住了安全生產的根本。
一些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所傳承的優良的安全文化,例如美國杜邦公司,是以生產危險化學品——黑火藥起家的,這個生產黑火藥的企業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是個名副其實的老字號。它是世界上安全生產狀況最好的企業之一。
再看看我們自己,大家每天誦讀安全誓詞,其中有“三不傷害”,即“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他人,我不被他人傷害”。“三不傷害”的安全理念,突出了“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核心,也是安全生產必須遵循的原則。但是,做到“三不傷害”僅僅是一個合格工人的最低要求。隨著對安全管理的進一步精細化,已經有必要將“三不傷害”升級至“四不傷害”,即在原來“三不傷害”的基礎上增加了“我保護他人不受傷害”! 其內涵是:任何組織中的成員都是團隊一分子,要擔負起關心愛護他人的責任和義務,安全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還是團隊的事,不僅自己要注意安全,還要保護團隊其他成員不受傷害。這是每個成員對其他成員的承諾!叭粋”要求管理好“自我”,從而做好安全。“第四不傷害”則不然,它要求管理好“自我”,更要管理好“他人”。工作就意味著安全責任。無論是誰,一旦發生事故必然牽涉到自己、他人和集體。遭受損害的既可能是自己、他人生命,又可能是集體財產和企業經濟效益。
“四不傷害”更加體現了“人本”管理,更加體現了“情感”觀念,把安全管理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層面。
如果每個人在任何地方發現任何事故隱患的時候能主動告知或提示他人,如果每個員工能及時主動提示他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如果每個員工能主動提出安全建議,并與他人相互交流或向他人傳遞有用信息,如果每個員工能把安全作為集體榮譽,主動為團隊傳授安全知識,主動與其他人分享經驗,如果每個員工能在工作中關注他人身體、精神狀態等異常變化,一旦發生事故在保護自己的同時,都能主動幫助身邊的人擺脫困境,每個人就非?赡軐崿F“自我”安全管理。如果真正做到這樣,什么事故都可以避免。
員工走上工作崗位,個人安危就牽涉集體利益和榮譽,個人安全意識就成為集體安全意識,個人行為安全就變成集體行為安全。倡導提高個人安全素質同時,必須倡導提高團隊安全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和諧的人文安全環境建設,才能真正形成新型的安全文化,達到“三不傷害”和“第四不傷害”完美統一。
如果在平時生產中,把“四不傷害”切實落到實處,自保、互保、聯保多管齊下,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幫助,多一點愛,我們的團隊精神就會更強,我們工友之間就會更和諧,我們的安全工作就會做得更好!
© yiyupack.com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11000401號